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6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366篇
林业   1078篇
农学   935篇
基础科学   1200篇
  3472篇
综合类   4932篇
农作物   554篇
水产渔业   347篇
畜牧兽医   792篇
园艺   284篇
植物保护   74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801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989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755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依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室内化学分析,组建了阜平表壳岩的填图单元,单元分为阜平表壳岩上部和阜平表壳岩下部岩石。上部岩石原岩为沉积岩,属角闪岩相,无紫苏辉石,具有变余沉积层理和韵律构造,塑性变形差,从下到上可见片麻岩、浅粒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的大韵律,角闪岩中还见小韵律;上部表壳岩的斜长角闪岩中SiO2、CaO、Mg0的含量均高于下部1%左右。下部岩石原岩为火山岩,见变余火山杏仁状构造和枕状构造,为麻粒岩相,含紫苏辉石,塑性变形强烈,原岩构造保留较少。上下岩石无直接接触关系,从下部岩石中测得Rb-Sr全岩同位素年龄为2700~2900Ma,属太古代岩石。  相似文献   
82.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其功能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详述油茶的含义、生长特性,并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油茶及其加工产品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83.
Land degradation is recognized a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rainfed fruit orchard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Six treat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moisture by means of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s: (i) a control (clean cultivation) (CC); (ii) strip cock's foot (Dactylis glomerata L.) cover (SCF); (iii) strip crown vetch (Coronilla varia L.) cover (SCV); (iv) strip bird's foot trefoil (Lotus corniculatus L.) cover (SBF); (v) strip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L.) cover (SWC); and (vi) complete white clover cover (WCC). The time to runoff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under WCC than under other treatments (p < 0·05). The total runoff volume and sediment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under CC than under the vegetation cover treatments (p < 0·05). The mean infiltration rate under WCC and CC was the largest and lowest and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under other treatments (p < 0·05). The change of soil water storage was the largest under WCC and the least under CC. The soil moistur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under SCF than under other treatments (p < 0·05). Treatment SCF seemed to be the best groundcover for rainfed sloping jujube orchard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4.
资源的转变以及供需矛盾的紧张,使得人工林杨木表面强化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杨木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取得的成果,指出了表面强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表面强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人工林杨木表面密实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王君  任永平 《森林工程》2002,18(6):44-45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断板和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断板和裂缝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6.
人工降雨条件下不同坡度红壤坡面迳流泥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模拟降雨强度为1.44 mm/min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坡度(β)红壤近似裸地坡面迳流、泥沙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表迳流量随坡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②当β≤23°时,土壤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当25°≤β≤40°时,土壤侵蚀量随坡度变化较小。③坡面土壤侵蚀的临界坡度则介于23°~25°之间。④坡度与侵蚀量关系可用函数表示为:S=199.1×L1.65×tan1.4β(0°≤β≤23°)。  相似文献   
87.
广西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黄承标  韦炳二 《林业科学》1991,27(5):490-497
1982—1989年,采用定位对比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及动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差异很大,草坡>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区内各植被类型的径流系数较小,平均为0.78%,但各类型间差异很大,可达57倍强。2.地表径流的季节动态,主要受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制约;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主要受植被的树冠群体或植物群体、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综合效能所决定。这种综合效能呈现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大于针叶林、针叶林大于草坡地的规律。文中还建立了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径流深与林外降雨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8.
连续3年对辽东木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生长习性、抗性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观察。辽东木物候期受海拔影响较大,表现为海拔高度增加,展叶、开花、结果期推迟,落叶期提早。  相似文献   
89.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具有高抗虫性 ,幼虫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并且还能抑制存活下来的昆虫幼虫的发育 ,使其发育速率减缓 ,不能正常结茧 ,连续 4年饲虫试验未发现其抗虫性有规律下降的趋势。转基因受体 74 1杨具有生长速度快 ,特别是胸径和材积生长在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速生优势 ,单株材积生长量平均超出对照 4 0 %以上 ;74 1杨木材品质优良 ,木材密度、纤维特性及各项力学性质均优于毛白杨。连续 3年观测表明 ,74 1杨为高度败育雌株 ,果穗小、数量少 ,成熟开裂前 70 %~ 90 %脱落 ,基本不飞絮。转基因 74 1杨没有发生明显变异 ,生长未受影响 ,可在毛白杨适生区推广应用。建议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 ,控制害虫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90.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张力计法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用θ=aψ-b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层次土壤的持水和供水能力.结果显示0~20 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但供水能力最强,40~60 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供水能力一般;当土壤吸力达到0.06~0.08 MPa,即土壤容积含水率在1%~3%时,比水容量就已达到了10-1级,标志着土壤水分处于难效水阶段,植物利用比较困难;在室内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沙地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结果显示有植被覆盖的试验区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都比无植被覆盖的对照区大,说明该地区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